随着中韩贸易合作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食品企业将目光投向韩国市场。但是,也需要了解目的国针对食品的进口规定。韩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体系以严格著称,清关环节涉及复杂的法规和流程。下面跟随大森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韩国对进口食品的监管由食品医药品安全处(MFDS)和海关共同负责,主要依据以下法规:
1. 《食品卫生法》:明确食品添加剂、残留农药、重金属等安全标准,例如明令禁止使用韩国未批准的防腐剂。
2. 《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别法》:要求进口商提前提交“进口食品事前确认登记”,未登记产品可能被拒绝通关。
3. 《标签与广告法》:规定食品包装必须使用韩语标注成分、原产地、过敏原等信息,且不得夸大宣传功效。
关键提示:韩国对植物源性食品(如茶叶、干果)新增“放射性物质检测”要求,企业需提前确认检测标准。
1. 卫生证书(Health Certificate)
需由出口国官方机构(如中国海关)签发,证明产品符合韩国卫生标准。
证书需标注生产商名称、产品批次号及检测结果。
2. 原产地证明(Certificate of Origin)
若适用中韩自贸协定(FTA),提供原产地证明可享受关税优惠。
3. 成分分析报告
针对加工食品(如调味料、罐头),需提交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成分检测报告。
特殊情况:乳制品、婴幼儿食品需额外提供生产工厂的韩国MFDS注册证明,注册流程通常耗时36个月。
1. 强制标注内容
韩语产品名称、净含量、保质期(需标注至年月日)、储存条件。
过敏原信息(如含坚果、麸质等)需以加粗或下划线形式突出显示。
2. 禁止标注内容
不得使用“治疗”“预防疾病”等医疗术语;
不得出现与韩国国旗、地图形似的图案,避免文化争议。
1. 文件初审
海关优先核查卫生证书和标签合规性,文件缺失将直接退运。
2. 现场抽检
约30%的食品需接受开箱查验,重点检查包装完整性与标签一致性。
高风险产品(如肉类、水产品)需100%实验室检测,耗时约7-15天。
3. 通关后监管
韩国MFDS会对市场流通的进口食品进行随机抽检,不合格产品需召回并承担罚款。
企业建议:
与韩国进口商合作时,明确清关责任划分,例如检测费用由哪方承担;
提前委托韩国本地代理机构预审标签与文件,降低退运风险。
1. 问题:因成分超标被退运
对策:参考韩国《食品法典》调整配方,例如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需≤70mg/kg。
2. 问题:标签翻译错误
对策:聘请专业韩语审核员或使用MFDS官方提供的标签模板。
3. 问题:清关时效过长
对策:选择仁川、釜山等主要港口报关,优先适用“快速通关”程序。
以上就是有关食品出口韩国的一些清关要求概括,想了解更多有关韩国出口清关问题,敬请关注大森林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