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亚马逊全球物流网络的持续升级,2025年FBA仓库对入库货物的审核标准愈发严格。根据亚马逊官方发布的《2025年度卖家履约报告》,全年因不合规导致的货物拒收率较上年增长23%,直接影响超15万卖家的库存周转效率。为防止发往FBA仓库遭受拒收风险,大森林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常见拒收原因。
2025年新规要求:所有商品必须使用可扫描的GS1标准条形码,混合批次货物需加贴"混装"标识。数据显示,32%的拒收案例源于标签问题:
商品标签与ASIN编码不匹配(占比17%)
外箱缺少FNSKU码或覆盖原始条码(占比9%)
热敏标签因运输磨损导致无法识别(占比6%)
规避建议:使用工业级标签打印机,确保每件商品独立编码,外箱按"三面贴标法"规范操作。
亚马逊2025年启用的智能分拣系统对包装标准提升至新高度:
1. 尺寸超限:单箱重量超22.7kg或单边长度超63.5cm(触发率18%)
2. 防护不足:电子产品缺少防静电包装,易碎品未使用缓冲气柱(拒收率14%)
3. 封装违规:透明胶带覆盖箱体接缝超过5cm(新增检测项)
2025年全球合规监管强化背景下,以下认证缺失成拒收重灾区:
电子电器类:FCC认证、CERED指令(欧盟区拒收率同比上升41%)
儿童用品:CPC认证、EN71测试报告(美国站审查通过率仅73%)
食品接触类:FDA注册号、LFGB检测证明(新增微波炉适用性检测)
针对食品、化妆品等时效性商品,FBA实施更严苛的效期管控:
入库时剩余保质期不足90天(日本站要求180天)
批次号与生产日期信息模糊(2025年新增OCR识别校验)
临期商品未单独申报(导致3.2%的货件被整批销毁)
2025年危险品分类标准更新后,以下情况需特别注意:
含锂电池产品未提交MSDS安全数据表(拒收量增长67%)
液体类商品未使用UN认证包装(德国站新规要求双层密封)
磁性物品未进行13点消磁处理(触发机场安检警报率达29%)
1. 货件信息不实:申报重量与实际误差超±5%(触发重新称重)
2. 预处理不达标:服装类商品未去除防盗扣(导致分拣线故障)
3. 季节性商品错峰:万圣节装饰品在10月25日后到仓(强制转为长期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