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货代口中常用的术语可能对于商家、新手货代来说未曾涉及,造成不必要的理解错误、额外费用或延误。以下由大森林为大家整理高频货代术语及解析,帮助你出海跨境更加顺畅。
1. FCL(Full Container Load):整箱运输,货物量足以装满整个集装箱,费用按整柜计算,适合大宗货物。
2. LCL(Less than Container Load):拼箱运输,货物不足整箱时与其他货主共享集装箱,按体积或重量分摊运费。
3. CY/CY(Container Yard to Container Yard):承运人负责从起运港堆场到目的港堆场的全程运输,不包含装卸及内陆配送。
1. 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卖方承担成本、运费及货物保险,风险在装运港转移至买方。
2. DDP(Delivered Duty Paid):卖方承担全程运费、关税及清关手续,货物送达指定目的地后完成交易。
3. DAP(Delivered at Place):卖方负责运输至约定地点,但不承担进口清关费用,买方需自行处理关税。
1. HS Code(Harmonized System Code):商品统一编码,用于报关时标识货物类别及税率。
2. B/L(Bill of Lading):提单,既是运输合同凭证,也可作为货物所有权证明。
3. AMS(Advanced Manifest System):美国反恐舱单制度,要求货代提前24小时提交货物信息至海关。
1. ETD(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预计离港时间,通常受天气、船期调配影响。
2. 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预计到港时间,用于规划末端派送或仓储安排。
3. Demurrage/Detention:滞箱费(港口堆存超期费用)与滞港费(集装箱占用超期费用)。
掌握跨境货代术语,不仅能优化供应链决策,还能在谈判中争取更有利的条款。建议定期更新行业词汇库,结合运输实际调整合作模式。对中小型企业而言,与大森林专业货代建立长期沟通机制,将大幅降低物流操作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