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新能源与智能设备需求激增,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储能设备、电动工具等带电产品持续走俏海外市场。然而,2025年多国更新技术法规,企业若未及时掌握最新认证要求,可能面临清关延误甚至巨额罚款。本文基于2025年国际监管动态,梳理主流市场准入规则,为企业提供实用指南。
1. 欧盟CE认证(2025版更新)
适用产品:含电池的消费电子、工业设备、新能源产品
核心变化:2025年起,欧盟将强制执行 EN IEC 63056:2024 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新增对固态电池的循环测试要求;同时,RoHS指令升级至 3.0版本,限制物质清单新增“全氟烷基物质(PFAS)”。
材料清单:
产品电路图及BOM表
电池UN38.3测试报告(须包含T6热冲击实验)
符合性声明(DoC)及欧盟授权代表(EAR)协议
2. 美国FCC认证(ID申请新规)
重点管控:无线通信设备、含WiFi/蓝牙模块的智能硬件
2025年调整:FCC要求所有2.4GHz以上频段设备增加 SAR辐射值声明 ,并启用 新型电子标签系统 ,支持二维码扫码验证。
申请流程:
① 提交EMC测试报告(ANSI C63.42024标准)
② 通过FCC官网完成Grante Code注册
③ 产品外包装加贴FCC ID及能效标签
1. 中东GCC认证(2025年强制实施)
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国家自2025年1月起,要求所有进口锂电池产品通过 IEC 621333:2024 测试,并提交阿拉伯语说明书及 GSO追溯标签 。
2. 韩国KC认证(新增储能系统分级)
针对家庭储能设备,韩国技术标准院(KATS)推出 KC 62619:2025 标准,将产品按容量划分为AE级,其中C级以上需提供 防火隔离舱测试报告 。
1. 忽略包装标识细节
美国亚马逊已明确要求:2025年7月后,所有含锂离子电池的产品必须在包装上印刷 “Liion”黑底白字标识 (字体高度≥6mm)。
2. 错选检测机构资质
欧盟CE认证须选择 欧盟公告机构(Notified Body) ,如TüV南德、SGS等,部分第三方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可能被海关驳回。
3. 运输文件不完整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2025版《危险品规则》,空运带电产品需额外提供:
电池制造商MSDS文件(符合GHS第9修订版)
防短路说明及绝缘包装示意图
以上就是有关带电产品出海国外需要哪些认证材料的内容解答了,对于设计电池种类出海的客户,出货前一定要事先了解合规操作,找拥有资质的清关服务商,如大森林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