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距离上一次这么称呼大家,已经过完一年了。随着8月15日公司大群传来当天周年庆最后一条“搭伙庆生”的视频,我也要按照计划向推广部提交每年一次的周年庆创始人分享稿。今年,我有这些话想和你说。
这次的周年庆来得比较突然,也比较特别。你有没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在某一个慵懒的午后,你的身体斜躺在沙发上,基本上人都快陷进去了,倦意正浓,而这个时候其实你的大脑意志还没有完成消沉。然后你就突然不知道怎么地,一个机灵起来,拖起自己僵硬的身体,穿上跑鞋,开始了一段没有计划的户外跑。
大概一个月前,我们原本打算像去年一样,平静地度过今年的周年庆,给同事们放假休息一天。后来有一天早上开车等红灯的时候,我脑子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周年庆就这样随意的打发,似乎显得太不重视“公司”这个独立的法人。就像小朋友每年过生日都会希望大人们认真严肃地对待,公司何尝又不是,大人随意偷的懒,可能就会给小朋友留下一年的遗憾。
于是带着这种“不给自己偷懒,也不让公司遗憾”的想法,我和同事们商量,今年的周年庆还是要用心安排。最后通过结合一些小小的功利心,以及公司品牌推广需要,我们决定向市场邀请200家做欧美航线的同行来和我们一起庆生。这样一来,这次活动不仅可以是我们自己的庆祝,还能搭建一个平台,让200家同行互相交流、学习和合作。同时我们也借此推介我们在美国后端的提柜、仓储和派送服务,用我们一些相对成熟的资源,帮助那些也做美线但是缺乏基础配套设施的同行来优化他们的渠道。这样办周年庆可谓一举三得。
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通过主动报名和邀约的方式,最终到达现场交流的有196家同行。活动当天,既有我们自己小伙伴的分享,也有受邀的同行上台进行自我推介。通过这场活动我本人学习到了举办一场活动的整体流程,也从分享嘉宾处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包括空运操作实用经验、电池出货细节专业要求,以及如何在新的时代维护船司关系打造更加结实的基础资源护城河。总体来说,这次周年庆我们是在折腾自己跳出舒适区。就像那个突然被什么给刺激了一下去户外跑之后的酣畅淋漓,总比那天下午葛优躺平,温水煮青蛙更加有意义。
大森林成立的15年期间,这是我们第三次主动邀约外面的朋友参加公司的活动,而每一次的邀约都和"折腾"有关。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邀约客户参加公司的活动,是在2017年。当时因为有17条海运柜子到美国的查尔斯顿港口一直无法清关放行,面对100多家客户们的催促、内部同事的压力,以及被不断渲染的不安,我觉得与其一个个向客户解释,还不如主动邀约客户来公司上门做面谈,既不逃避,又可以做一次公开的行业合规普及。
当时我们的活动是全部由内部员工发起和组织,活动现场当天由于经验问题我们出现很多环节不够专业,例如给客户呈现的PPT半天展示不了,这对于货物被延误的客户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活动中甚至还夹杂着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非关联人员。那也是我第一次以一个幕后办公的身份转到现场向客户们解释货物情况,说话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的情况常出现,甚至要被现场发难。现在回想起来这次的活动,对我们后面的发展和团队的稳定也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次举办这种见面会,仍然也是当时公司遇到了大麻烦。当时是在2021年,有6条去日本FBA的柜子也是迟迟不放行,主要的原因是货柜的清关方式没有按照日本海关严格要求的对不同SKU的产品进行逆算清关。货柜在日本监管仓因为需要重新点检、重新申报,耗时2个多月。在几十名客户的催促下,我们为了向客户表达日本清关的规范问题,就主动邀约客户们在公司会议室举行日本被扣货柜客户见面会。
这次的见面会比上次遇到的问题更加棘手,因为货柜延误的确存在我们在收货前对客户关于逆算清关宣导不足的问题——货柜里面部分客户的货物申报数量和SKU不清晰,致使延误了其他客户。面对现场客户的指责,我们也只能承认这次事件我们会承担延误责任。活动安排上也出现了很不到位之处:我们现场用了一张喜庆的PPT做开场,但被发现PPT色调不妥时已经来不及更换。此外,过早让律师介入活动现场,致使一些无辜受牵连的客户感觉我们是在推卸责任。
这次活动中问题最严重的那名客户后来与我司因为运费事宜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只好对簿公堂。折腾2个年头后,广州海事法院仍然判决我司胜诉。客户需要支付我司主张的运费和仓租,但最后在自媒体的介入下,我司以尊重客户为前提,仅收取法院判决的运费一半才得以收场。
回想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见面活动虽然很狼狈,但是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些不是黑暗的历史,而是我们的来时路。美国航线我们一直是行业的佼佼者,日本线也从泥潭中爬了出来。如今日本线每周稳定拼箱,为我们日本电商客户提供稳定又细致的运输渠道。
如果这15年遇到的挫折我选择了逃避和放弃,那么今年的周年庆可能我们就不会这么游刃有余。一路走到今年的816,我本人和我们这家公司,对人对事已经不像以前那样鲁莽和冲动,更多的是平和面对。15年虽说发展时间不短,但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都不比以前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客户服务,也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而解决问题更需要我和团队具备以前所没有的能力和心力。
对于此,我想我能去应对的就是不断往前走,不断去折腾,去拨开前路的迷雾,看到更辽远的边疆。唯有这样,我才能给公司,还有我的客户,带来更好的未来!明年的816,我们再见!
——大森林物流创始人Forest